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年初,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了乡村人才振兴的远景目标,其中要求“到2025年,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然而,当前人才紧缺仍是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
要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宏伟目标,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处于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谋划乡村的人才振兴,必须要坚持系统思维,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全局性上下功夫,构建乡村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
一、筑牢乡村人才“源头培养”体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培养是乡村人才的基础性工作,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要注重激活人才增量,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的乡村振兴的接班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要加强三个方面的队伍建设:一是服务乡村的新乡贤。需要加强对新乡贤的组织、引导与服务,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科技人才等回馈故里、服务乡村。通过新乡贤把城市的资源更多引入到农村去。二是下乡创业的人才。这需要引导城市居民、农村大学生、外出农民工、经商人员等围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回乡下乡创业兴业。三是服务乡村的专业人才。这需要建立城乡教师、卫生、农技人才的交流轮岗制度,鼓励引导县级及以上单位专业人才通过交流、挂职、兼职等形式下乡服务。
第二,要加强培育高素质农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在这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把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课堂放到乡村去,放在田间地头,在耕中教,在教中耕,要请有经验、有知识的农民当老师,尤其要将乡村科技带头人、致富能人、土专家、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纳入师资行列,推行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培养模式,提高培育实效。
▲5月18日,河北富硕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技术培训会(第二期)正式开班,邢台市南和区各乡镇的种植合作社学员参加此次培训活动。
三是要做好地方党委的源头领导。要有纠正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只重视城市人才、工业人才、高科技人才,不重视农业农村人才的倾向。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做到各级党委在部署人才工作时,做到城乡人才一起抓、统筹抓,促进城乡人才的协同培养、合理流动。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形成导向鲜明、指向明确、倾斜力度明显的乡村人才振兴政策体系,突出“内培外引”,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二、构建乡村人才“跟踪培养”体系
跟踪培养是对乡村人才的“进行时”培养、过程中培养。跟踪培养的目标是“修枝剪叶”,着力解决“到哪里去、怎么去”的问题。跟踪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在跟踪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培养方法。
跟踪培养重点关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乡村人才的理想信念、思想状态的动态变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到位,行动才能到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乡村振兴的接班人,这是乡村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要善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众化、通俗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一位乡村人才坚守的价值标准,营造风清气正的乡风村俗,有效杜绝乡村振兴中“人才变质”、“价值空心”、“道德滑坡”的不良状况出现。
▲5月17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主办,玉林市委组织部、玉林市中农富玉培训学校承办的2021年全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示范班(第一期)在玉林市五彩田园开班。
二是乡村人才素质能力动态变化。要善于把握乡村人才的成长规律,通过对人才不同时期和不同岗位的跟踪考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其能力短板,有针对性地强化其能力素质。例如,对于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应与就业创业需求相适应的,不能“唯学历论”,而是要适应农民需求,推进农民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做到务实管用,摒弃华而不实。另外,要积极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为农民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提供便利。要重视建设涉农教学资源开发应用平台,建立“互联网+农业”的在线课程资源库,为农业生产经营者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便利。
▲5月18日,河北富硕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技术培训会(第二期)正式开班,学员们来到中国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参观,学习产业集群的高效栽培种植技术。
三、构建乡村人才“全程培养”体系
乡村人才的全程培养是系统培养、持续培养、针对性培养。全程培养重在“保持一池活水”,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乡村人才成长始终。全程培养要抓住“关键少数”,重点关注对对乡村干部的培养关爱,确保干部队伍充满活力。
乡村振兴中干部是组织者、服务者、政策执行者,干部队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农”政策的落地落实情况。现在乡村干部特别是优秀干部流失较多。因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对在艰苦地区、关键岗位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重用。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关怀,提高工资补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乡村干部的培养中,保障关爱是关键。对乡村干部要加强三方面的保障,一是生活条件的保障。二是工资待遇的保障。三是成长发展空间的保障。尤其要注重对乡村干部成长发展空间的保障。如建立对下乡服务绩效突出干部优先重用、晋职等的激励机制。加大从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招录乡镇公务员的力度;鼓励乡镇事业单位招录有技术特长的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择优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建立省直单位、市级部门、县级领导班子定向选拔乡镇干部的机制,优先提拔重用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干部尤其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
▲5月23日下午,北京市现代农业全链管理农民职业素质提升培训班及通州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农民职业素质提升培训班于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开班。
总而言之,乡村人才培养体系中,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和全程培养需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源头培养是基础,通过夯实广大乡村人才的结构之基、能力之基,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大厦打牢“地基”;跟踪培养是跟踪监测。通过发挥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乡村人才在成长的任何时刻都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全程培养是系统改善。通过抓好乡村干部这一关键群体,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和针对性,使其与乡村振兴的事业需求相适应。
文章来源:本文选自《中外农业概览》2021年第18期,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中农富通公众号对话页回复“杂志”或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免费订阅,点击下图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作者:江文 / 北京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副教授,北京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原标题:江文:构建乡村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三农”人才支撑,中农富通勇担人才培训使命,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培训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创新培训模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群策群力汇聚人才振兴合力。
01:19
中农富通农业农村教育培训优势
1.培训内容专业化:以各地方产业发展、涉农企业管理的需求为导向,直击重点、难点,开发专业化针对性课程,帮助学员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
2.培训模式多样化:以培训对象需求为导向,采取“理论授课+实例剖析+小组研讨+观摩学习+现场实操”的培训模式,全面保证培训实效。
3.核心导师深度授课:来自国家部委办局、农业科研院校、学会协会、知名企业、国家级园区的行业专家和项目操盘专家深度授课,将最新、最权威、最具实战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员。
4.实战教学基地:中农富通及行业众多科技示范基地和落地项目作为教学基地,为学员实操提供更多优质资源。
5.学员资源丰富:140多场培训,有近20000名人员参加培训,汇集国内政府、企业领导精英,整合最优质的行业资源。
6.“四位一体”训后服务系:“培训学习+咨询服务+品牌推广+合作发展”四位一体训后服务体系,为学员持续提供发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