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栋楼能养60万只鸡
8月16日,襄阳凤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雏农业公司”)3号鸡舍,一名工人按下按钮,饲料从密封管道进入料槽,10万只鸡开始享用“大餐”。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鸡舍”竟是一栋占地不足一亩的9层楼房。
在该公司,类似的“鸡舍”共有6栋,目前养殖蛋鸡60多万只,每天产蛋50多万枚,成为鄂北重要的蛋鸡生产加工产业基地。
凤雏农业公司负责人王志强介绍,新基地今年投产,生产费用较传统养殖降低50%,产量实现倍增。
24小时控温控湿——蛋鸡拥有全自动化“保姆”
走进位于襄城区尹集乡的凤雏农业公司,6栋厂房赫然醒目:方正的钢构棚建筑,纯白色的外立面,看上去像是工业厂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鸡舍,眼前一亮:鸡笼排列9层,每个鸡笼内有6至8只鸡,笼与笼分开,过道设有一排灯球,模拟自然状态下日出日落的光照状态。每三层一排楼梯,供工作人员上下。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鸡舍”竟是一栋占地不足一亩的9层楼房。
在该公司,类似的“鸡舍”共有6栋,目前养殖蛋鸡60多万只,每天产蛋50多万枚,成为鄂北重要的蛋鸡生产加工产业基地。
凤雏农业公司负责人王志强介绍,新基地今年投产,生产费用较传统养殖降低50%,产量实现倍增。
24小时控温控湿——蛋鸡拥有全自动化“保姆”
走进位于襄城区尹集乡的凤雏农业公司,6栋厂房赫然醒目:方正的钢构棚建筑,纯白色的外立面,看上去像是工业厂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鸡舍,眼前一亮:鸡笼排列9层,每个鸡笼内有6至8只鸡,笼与笼分开,过道设有一排灯球,模拟自然状态下日出日落的光照状态。每三层一排楼梯,供工作人员上下。
进门处,自动环控系统上显示着十多项信息:舍外温度36℃、舍内温度28.5℃、湿度77%……一旁有喂料、清粪、通风等几十个按键。
“鸡舍内24小时控温控湿,相当于有了自动化‘保姆’。”王志强介绍,养鸡最适宜的温度在28℃左右,湿度保持80%左右,适宜的环境可以让鸡保持“心情愉悦”,死亡率低且产蛋量高。自动环控系统只需设置目标参数,便可自动调节,不需要人工干预。
与想象中的“鸡飞狗跳”不同,这里的一切井然有序。小鸡在各自的“宿舍”里生活,操作员每天喂料4次,清粪1次,每周消杀两次。
只见操作员按下清粪按键,鸡笼下的传送带便开始移动,经过纵向、横向通道,传至在外等候的清粪车,送往第三方公司转化为有机肥。
操作员介绍,鸡舍内喂料、喂水、清粪都有专用通道,互不交叉,且都是自动化操作。自动喷雾系统进行消杀,可无死角杀菌。通过精准管理,为蛋鸡提供更优的生活环境。
土地利用率提高——生产成本降50%,产量翻番
“立体化养殖的关键是自动化和智能化,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同时提高生产效率。”8月17日,在公司展示厅,王志强向从陕西过来取经的同行介绍。
——节约了土地。传统养殖一亩地最多可养殖3万只鸡,现在一亩地可养殖10多万只鸡,实现了土地利用最大化。
——降低了成本。其中人工、水电等生产费用降低50%,传统养殖60万只鸡需要150余人,现在只需要10余人,每个月节省人工成本近8万元。
——提升了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科学管理,产蛋量增加5%。和传统养殖相比,每只鸡可增收20元,60万只可增收1200万元。
在蛋库,一枚枚鸡蛋在中央蛋线经过清洗、称重、贴标后装箱,送往全国各地。王志强介绍,目前,60万只鸡每天产蛋量近50万枚,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8000万元。
立体养殖优势突出,为何没有被早早推广?
“主要是前期投入大,普通养殖户难以承受。”王志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栋9层“鸡舍”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近1000万元,传统粗放的养殖,花费可能只有百余万元。同时,现代化养殖需要企业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提升市场抗风险能力。
当前,襄阳凤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在筹建1.2万立方米的冷库,可储存2万箱鸡蛋,降低滞销风险。
“鸡舍内24小时控温控湿,相当于有了自动化‘保姆’。”王志强介绍,养鸡最适宜的温度在28℃左右,湿度保持80%左右,适宜的环境可以让鸡保持“心情愉悦”,死亡率低且产蛋量高。自动环控系统只需设置目标参数,便可自动调节,不需要人工干预。
与想象中的“鸡飞狗跳”不同,这里的一切井然有序。小鸡在各自的“宿舍”里生活,操作员每天喂料4次,清粪1次,每周消杀两次。
只见操作员按下清粪按键,鸡笼下的传送带便开始移动,经过纵向、横向通道,传至在外等候的清粪车,送往第三方公司转化为有机肥。
操作员介绍,鸡舍内喂料、喂水、清粪都有专用通道,互不交叉,且都是自动化操作。自动喷雾系统进行消杀,可无死角杀菌。通过精准管理,为蛋鸡提供更优的生活环境。
土地利用率提高——生产成本降50%,产量翻番
“立体化养殖的关键是自动化和智能化,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同时提高生产效率。”8月17日,在公司展示厅,王志强向从陕西过来取经的同行介绍。
——节约了土地。传统养殖一亩地最多可养殖3万只鸡,现在一亩地可养殖10多万只鸡,实现了土地利用最大化。
——降低了成本。其中人工、水电等生产费用降低50%,传统养殖60万只鸡需要150余人,现在只需要10余人,每个月节省人工成本近8万元。
——提升了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科学管理,产蛋量增加5%。和传统养殖相比,每只鸡可增收20元,60万只可增收1200万元。
在蛋库,一枚枚鸡蛋在中央蛋线经过清洗、称重、贴标后装箱,送往全国各地。王志强介绍,目前,60万只鸡每天产蛋量近50万枚,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8000万元。
立体养殖优势突出,为何没有被早早推广?
“主要是前期投入大,普通养殖户难以承受。”王志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栋9层“鸡舍”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近1000万元,传统粗放的养殖,花费可能只有百余万元。同时,现代化养殖需要企业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提升市场抗风险能力。
当前,襄阳凤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在筹建1.2万立方米的冷库,可储存2万箱鸡蛋,降低滞销风险。
“赶鸭子上架”
千百年来,鸭子一直在水里长大。如今,在宜城市刘猴镇新垱村,4万只鸭子住上“楼房”,喝上井水,吹起了“空调”。
一年销售收入200多万元
这里是宜城市轩则农牧有限公司。沿着弯曲的山路驱车前行,在一处山坡上见到了鸭舍:一栋二层楼高的房子,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5列装满鸭子的铁架子,每列架子有5层,摆放着一排排铁笼,每个笼子里装有3只鸭子。鸭子一抬头就能碰到一个白色的饮水口,一张嘴,白花花的水喷涌而下。食料顺着自动传输带精准落入每个笼子,鸭子们或低头采食,或仰头饮水,悠闲自得。
鸭舍门口竖立着一台全自动环控系统设备,屏幕上显示着一组组数据:温度28℃、湿度82%、二氧化碳442PPM……
“这些指标确保鸭子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该公司负责人向成成指着几个红色按钮说,喂料、清粪、消毒均为自动化操作,一键“搞定”,省时省力。
2022年,向成成投资450万元,建成自动化多层立体鸭舍,安装两台风机,确保室内恒温;打了5口井,其中最深的一口井位于地下300米,让鸭子随时能喝上干净的水;鸭笼量身定制,长39厘米、深60厘米、高48厘米。
向成成解释,鸭子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28℃左右,太热、太冷产蛋量都会减少,传统散养的产蛋期只有4—6个月,且产蛋率只有80%。恒温条件下,鸭子产蛋期最长可达10个月,产蛋率达90%;一个笼子养3只,既解决了传统养殖容易发生疾病传染的问题,也排除了密度过大导致“踩踏”发生的风险。
在鸭舍后面,有一个化粪池,所有的鸭粪经过处理后,抽到农田里,作为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肥料。
2022年,4万只鸭子每天产蛋3.6万枚,鸭蛋销售收入200多万元。
外地取经走上立体养鸭路
2015年,在浙江务工的向成成返乡创业,开始在当地的水库边散养肉鸭。由于经验不足,连续3年亏损。之后改养蛋鸭,摸索了3年,也没挣到钱。
有一次,他一次性投放100万只肉鸭苗,结果遭遇大暴雨,气温骤降,一半鸭苗被冻死,加上后期管理不善,最终只存活20多万只。
“靠天收”不靠谱。202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向成成在抖音平台上看到江西省农科院一位博士发布的笼养蛋鸭视频,立即心动了。第二天赶往南昌取经。
那位博士不仅讲解技术,还推荐他去湖南衡阳一个有5年笼养经验的基地考察。
在衡阳,基地负责人毫无保留地传授了经验,告诉他:起初,自己在每个笼子养8只鸭,结果踩踏事件时常发生,后逐步摸索,减少到每个笼子养3只,密度合适,存活率高。
向成成决定,转型立体养鸭。
如今,他初尝甜头,经常现身说法推荐新养殖方式。他说,传统平面养殖1亩地只能养1000多只鸭,现在立体养殖1亩地可以养近2万只鸭,效率提升了10余倍。随着土地越来越紧张,集约化高效养殖是大势所趋。
今年,他投资600多万元,建设一栋可安装8层铁笼、养6万只鸭子的自动化多层立体鸭舍,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
来源:湖北日报,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做设施农业 找中农富通,中农富通专注一站式农业高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