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7月17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总畜牧师、监督检查司司长王乐君,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吕修涛介绍202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
城乡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总书记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盛夏时节,八桂大地骄阳似火。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北牙瑶族乡平里村,一栋当地引资入驻的优质企业液化气项目办公楼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同样火热的还有北牙瑶族乡党委书记朱晓广的心情。“原本是块利用效率很低的村集体土地,‘农地入市’后,村集体获得83万元收入,资金将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奖励优秀大学生等公益事业。”朱晓广对记者说。
日前,浙江省召开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现场会,明确了未来5年的“作战图”与任务书。目前,浙江全省已形成“数字+设施+机械”的发展体系,累计培育562家数字农业工厂和48家未来农场,涌现了一大批智慧农业技术成果和先进的模式业态,“低空+AI”正演绎出无限可能,也正在重塑农业生产格局。
产业兴则乡村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三产融合是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助力推进首都乡村全面振兴,依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农市发〔2024〕3号)及《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农市发〔2024〕4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
曲周县是农业大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据悉,目前曲周县有育苗企业40多家,年育蔬菜种苗10亿多株,曲周种苗已栽进全国15个省(市)的田间地头,辐射带动35个市的蔬菜生产。
设施渔业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渔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优很大提升,水产养殖机械化率约为40%。总体上我国渔业机械化、设施化、工厂化还没有完成,数字化、网络化刚刚起步,据研究渔业水产的数字化、网络化率估计都不足10%,对农业机械、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的任重道远,只有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后智能化技术才可能,智慧渔业的优势才能最终发挥出来。
2025年数据显示,16层的垂直农场采用智能LED光控技术,单位产量达传统农业8-12倍。迪拜案例显示生菜年产量50kg/m²,耗水量仅0.8L/kg。结合基因编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零农药生产。
随着深度求索、秧BOT等成为今年年初的“热词”,人工智能这项“高深莫测”的信息技术正从“云端”变得“接地气”,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可接触的存在。深度求索开源其技术和模型后,为不少行业优化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创新活力,农业领域也不例外,多地将深度求索接入自主研发的AI农业大模型中,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更迈进一步。
农业农村“十五五”:农业生产力与产业融合的协同奋进
5月5日,宁夏隆德县温堡乡绿洲蔬菜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建设基地内,金属碰撞声与机械轰鸣声交织,工人们手脚麻利地搭建蔬菜拱棚,勾勒出设施农业蓬勃发展的火热画卷。
传统育种学依赖于育种学家在野外长期观测大田作物,通过经验积累和专业知识筛选出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的优良种子。然而,这一过程耗时长、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具身智能育种机器人应运而生,通过智能化手段加速育种过程,提高育种效率。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生物学院、农学院、理学院协同开展了具身智能育种机器人的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