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按照“乡村地区是上海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是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的发展定位,上海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保护传承特色村落风貌为前提,以“五划联动”全周期规划管理为路径,全面推动绿色田园、美丽家园、幸福乐园“三园工程”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是立国之本。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开展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和我的学术团队长期关注世界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们观察到中国农业现代化在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践行主体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对此,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些概念性、定性化的研究和思考。
一颗苹果、一捧茶叶、一碗银耳羹——这些看似普通的“土特产”,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能量。它们不仅是乡愁的味道,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城乡融合加速推进的今天,县域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枢纽,正迎来一场由“土”生“金”的产业变革。
10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大兴·协同发展示范区 繁荣开放国门新城。大兴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隗斌主持。
在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极端天气发生的范围、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多,农业生产面临“旱涝并存、显隐交织、链式衍生”的复合型灾害风险。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需紧密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经验等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农业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华社社评: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出政策、明底线,推试点、抓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这要求,既要通过城市更新完善 “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建设,更要立足城乡统筹逻辑,融合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新格局。
10月19日,农业农村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举行工作会谈。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小江、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出席会谈。双方进行了工作交流。
10月17日,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赵姝丽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已于8月22日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至此,“国家级都市圈”增加到18个。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五五”规划如何制定?重点在哪?
“十四五”期间各地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升
为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地方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循序渐进建设一批布局科学、运营规范、服务优质、联农带农的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迭代升级,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基于“十五五”时期“关键期”与“转型期”叠加的宏观背景,围绕中国农村发展的核心战略方向与实践路径,需要系统梳理“十四五”以来的遗留问题与新生挑战,构建一个融学理思考与政策建议于一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