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远程监控、北斗卫星、无人驾驶等技术在手机软件上,只需输入作业指令,铁岭市昌图县某合作社的操作员就可让无人机和农机按照预设的路线自动作业,避免了重复和遗漏。合作社打理的3万余亩农田,日常管理只需5个人。这是辽宁省智慧农业的生动场景之一。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与智慧农业的有效融合,帮助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耕地高效集约化利用以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者、农村经营主体的欢迎。
据介绍,北斗系统能够智能编制播种规划,精确掌握播种农时,精准把控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时机,又能科学安排农机作业时间,优化生产效率和作业顺序。此外,该系统能够精准定位农田位置及边界,准确测量农田面积,实现地块科学划分与管理,还可为农机提供自动驾驶服务并高效规划最优农机作业路径。经过实践验证,“北斗+智慧农业”使智能农机作业效率提高60%,人工成本减少50%,土地利用率提升至95%以上。
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加剧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向城市就业。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难以为继,‘谁来种地’已经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智慧农业实现农机代替人力,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同时大幅减轻农村劳动力负担。
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加大“北斗+智慧农业”的推广应用。其中,铁岭市昌图县作为全省产粮大县,也积极参与了相关技术探索应用。目前,全县已建设起5个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均开展了无人驾驶农机、北斗导航定位、无人机飞防等技术应用。今年,当地运用“北斗+智慧农业”耕作的地块面积达到210万亩,占大田播种面积420万亩的50%。每亩播种玉米株数为4500株/亩,较通常播种多出100株/亩,皆为中晚熟品种,预计产量可达2000斤/亩。
经对部分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实际测算显示,“慧”种田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约15个百分点,提升了玉米单产,还降低了驾驶员劳动强度和驾驶熟练度门槛,人工成本可节约2万元/人/年。主要作物生产过程中,种子和底肥的使用量可节省10%,农药使用量降低50%左右。比如混合喷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实施“一喷多促”的田间管理措施,明显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生产成本,并显著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未来,无论是大田农作物、还是蔬菜等农产品,若想提升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投入和人力成本,全程机械化作业是必经之路。
素材及图片来源:辽望·辽宁日报、智慧农业发展部
素材及图片来源:辽望·辽宁日报、智慧农业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