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以“科技农业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北京科技农业产业诚信联盟、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承办的“2023京津冀科技农业项目推介会暨2023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展乡村产业,最重要的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乡村资源、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优势为依托,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防止盲目跟风,避免形成“千人一面”的产业格局。基于此,总结了乡村开发的三大类型、九大模式。
5月20日,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第十三届北京(通州)国际都市农业科技节在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盛大开幕。园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已经连续13年作为北京(通州)国际都市农业科技节主要展区和开幕式举办地,连续7年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农业专场活动,累计组织近1600家单位参展,实现5000余项科技成果推广,为我国都市农业创新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5月20日,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第十三届北京(通州)国际都市农业科技节(以下简称科技节)开幕活动在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隆重开幕!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领导、农业科研院校专家教授、学会协会领导、国内外涉农企业负责人、农业园区代表等近5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人勤春早争朝夕,策马扬鞭开新局。兔年开工第一天,富通人“卯”足干劲,带上新春的期盼与愿景,以饱满的姿态奏响奋发前进的凯歌,开启新一年的奋斗征程。中农富通于1月28-29日举办了2023年开年培训。
新华网重庆3月1日电(李元元 韩梦霖 马天龙 耿骏宇)立春后,进入晚熟柑橘的采收季,在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的2000亩果园坡地上,沉甸甸的沃柑挂满枝头。这片喜获丰收的柑橘林,位于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内。
稻渔综合种养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快速发展,为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有关要求,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平谷区《峪口镇规划》以生态为底线,以农业中关村建设为主线,立足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功能定位,创新性提出“双向”点状供地模式,即集中建设区内“点状供农用地”、集中建设区外“点状供建设用地”。将点状试验田与点状公服相融合,建设融“科研创新休闲交流”于一体的高品质园区,为国内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供“平谷经验”。 在“双向点状”供地创新模式下,《峪口镇规划》高标准完成,于2022年3月取得批复,是北京市首个乡镇层面获批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