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制约产业升级的山地阻隔与气候复杂性,如今正被科技力量逐一破解:分布式传感器守护着每一寸坡地的生态平衡,数字链条贯通从种植到流通的全场景,生态复合模式让绿水青山生长出富民硕果。当 5G 信号穿越山谷,当良种培育适配高海拔土壤,当绿色理念融入生产肌理,“云花”“云咖”“云茶” 等金字招牌愈发闪亮。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崛起,正是一场科技赋能与生态筑基的深度交响,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在“一‘潞’载丰收 同筑生态‘城’—— 大运河农民丰收节暨金秋消费季” 氛围中,9 月19日,中国社科院侨联秘书处组织24名成员走进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开展参观体验活动,共度别样丰收时光。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提出,“以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打造现代乡村产业走廊,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这一部署为各地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特色农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7月24日,央视《朝闻天下》重磅聚焦“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由中农富通规划、建设、技术支持,总轴线面积74688 ㎡ ,包括8个主题场馆,1个育苗温室,1个高效栽培温室,场馆主题紧紧围绕山东省的主导产业,贯穿生态、绿色理念,以食用菌、养殖、农耕、蔬菜、花卉等当地农业资源为主题进行场馆设计,融入当地伊尹文化、养生文化、农耕文化、燕塔文化、运河文化、谜社文化、回族文化、红色文化,结合农业科技、景观打造属于莘县品牌的创意农业。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按照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提出一系列新举措,顺应农产品消费新趋势、新特点,着力从变化中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
2025年6月11日,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丰台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5年京津冀鲜食番茄&黄瓜擂台赛在北京市丰台区举办。本次活动将通过番茄&黄瓜品鉴评比、品种田间展示观摩等多元形式,向市民推介优质鲜食番茄、黄瓜产品及生产主体,推动口感型蔬菜产业化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今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设施农业新纳入支持范围,更新改造将率先从设施种植业开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内各大设施蔬菜优势产区,正在推进老旧棚体结构改造和基础生产设备更新。
2025 年 3 月 19 日上午,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香港国际农民标准组织、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 “推动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落地香港及融入‘一带一路’” 专题研讨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成功举办。来自内地及香港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学术机构、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地理标志产品的国际化发展展开深度对话,为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赋能“一带一路”建设凝聚智慧与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