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土特产可以再度“翻红”,“隐藏款”特产可以破圈传播,不同特质的农产品可以联手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活力。有从天而降的热度是幸运,但持久消费力的养成仍然要靠对品质“十年磨一剑”的精心培育,销售打法因势而动的创新,以及让农业品牌别具一格的能力。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近日,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委托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对甘肃涵盖“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的“甘味”区域系列公用品牌价值评价成果正式发布,为更好地保护“甘味”产地环境,生产出更多“甘味”特色农产品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路径。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农业品牌打造。2023年,我国农业目录体系初步形成,全国精品培育品牌144个,省级目录区域公用品牌1100余个,企业品牌1700余个,产品品牌约2000个,31个省(区、市)均出台品牌支持政策,已形成部级统筹抓精品、省级系统抓目录、市县推进抓落实的品牌发展促进机制,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23年12月21日,受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富通”)总经理何小凡邀请,淘爱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爱豆”)副总裁赵霞到中农富通进行了一场关于“数字营销与新趋势”的精彩分享。
农业品牌化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地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农业品牌数量快速增长,品牌效益显著提升。但总体来讲,我国农业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强,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仍有待提升。
9月19日,第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2023年全球土壤健康论坛在杨凌开幕。本届农高会以“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为主题,发布《2023年全球土壤健康杨凌倡议》。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销售额1.27万亿元,累计直播场次数超1.1亿场,直播商品数超7000万个,活跃主播数超270万人。直播电商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购物体验,也为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销售渠道,推动了产业链的升级和创新。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天埋下希望的种子,秋天收获一片金黄。秋风吹熟了瓜果,吹黄了稻谷,秋天的空气中弥漫着果实和稻谷的芳香,是丰收的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