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为指导各地各单位做好2025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两重”建设农业领域项目储备,提早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近期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农业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计财便函〔2024〕258号)。通知要点总结:
农田集中连片,道路沟渠平整通畅,现代化设施设备广泛应用,大型机械尽情施展……对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许多种植户来说,春种秋收有着越来越多不一样的体验。今年,鄂托克前旗新建高标准农田3.78万亩,总投资1.01亿元,涉及全旗4个镇、9个嘎查村,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有效改善项目区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到去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实现了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将至,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强调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通过多彩活动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通知明确四大任务:厚植爱国情怀、聚合资源助农产、培育文明乡风、带农富民促消费。各级部门需精心组织,加强协同,制定详实方案,利用媒体资源营造氛围,确保丰收节成为展示“三农”成果的重要平台,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7月21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正式公布。
生鲜农产品物流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只有实现生鲜物流行业的良性竞争、有序发展,农产品才能更快、更顺利地从“田头”送达“餐桌”,农民才能从中更多获益,而消费者或许也不必再为是否要支付保鲜服务费而纠结。
一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二是强化科技支撑。支持产业园与科研院校建立协作机制,加快突破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三是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加快应用绿色技术,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广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四是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广普遍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折股量化等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这是改革的催征鼓点。72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审议通过超过600份改革文件,指引各方面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精神和不断发展、日臻精深的改革之道。
所有的营销行为都离不开情绪满足,“禁止蕉绿”的爆火,正是情绪价值与农产品相遇后碰撞出的闪闪火花。在情绪经济逐渐升温的背景下,如何更精准地捕捉消费群体的情绪,读懂消费者更深层次的需求,正日益成为农产品营销的必修课。
自动化的温室控制系统、毛细化灌溉滴管、数字孪生的生产环境……进棚的人们兴趣盎然,不断发问。
设施农业装备凭借高科技、高度自动化、高投入以及高效能、高产出的特性,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志。至2019年底,北京市已有45个乡镇设施农业规模超67hm²,其中20个超200hm²,11个超333hm²。特别是大兴、顺义、通州、房山和密云五个区域,设施农业面积合计2.3万hm²,占全市的88%,各区种植特色鲜明,如大兴的瓜果蔬菜、平谷的大桃等,形成了特色化、专业化的种植布局。
随着“十五五”规划的脚步日益临近,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及地方相关机构已启动了前期研究工作,以确保地方规划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兴农,要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抓点带面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的重要途径。
一是稳定提升粮食产能。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启动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二是推进大豆油料扩种。扩大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配套。三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严格“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健全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开展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肉蛋奶、果菜茶供给充裕,棉糖胶实现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