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稳中求进
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叶兴庆:可以用“稳”中求“进”来概括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稳,就是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同时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着力实现“进”,把握好“进”的方向和“进”的力度的主基调,在县域富民产业的发展上、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在乡村治理体系效能的提高上、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各项部署上要有新的进展。
关键词二:科技强农
农业现代化最终还要靠科技、靠装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现代化最终还要靠科技、靠装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胡向东:我们要加强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尤其是一些卡脖子的问题,还有种业的创新攻关,要加快谋划、解决。还有就是关于成果转化,应该调动科研机构、大学,还有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把手里面的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三: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目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转向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多项具体举措,那么如何理解“全面”的深刻含义呢?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目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转向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多项具体举措,那么如何理解“全面”的深刻含义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叶兴庆:乡村振兴的内容是全面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所有内容都包括在里面;然后乡村振兴的要求也是全面的,比如说五大振兴,就是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还有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涵,就是我们在区域上,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脱贫地区,都面临乡村振兴的任务,特别是脱贫地区,要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跟乡村全面振兴的衔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多次提到“千万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从中可以看到,“千万工程”经验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重要引领,只有把“千万工程”经验学习好运用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才能抓实抓到位。只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才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八个新提法
打好政策组合拳确保稳产保供
应打好政策组合拳,稳面积、稳政策、稳粮价、强产业,推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粮食安全夯实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从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仍是明年工作重点。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保障粮食安全基础扎实,但面临粮食价格下行、产业效益低等问题,应打好政策组合拳,稳面积、稳政策、稳粮价、强产业,推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粮食安全夯实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稳面积。耕地是粮食稳产保供的根本。过去,大量耕地被征用建工厂、建房子,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确保耕地数量,我国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整补散等问题,耕地质量无法保证。应严守耕地红线不松劲,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切实做到数量平衡、质量平衡、产能平衡。强化耕地保护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进一步拓展耕地保护的思路与手段,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推进盐碱地改造提升和综合利用,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研发与推广,把荒滩盐碱地改造成大粮仓,有效突破我国传统耕地稀缺的自然条件限制。
稳政策。农民是粮食生产主力军,主产区是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应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和主产区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持续性和稳定性。不断优化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粮食支持政策体系,有效稳定农民预期,让农民种粮更安心。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从单一纵向补偿向纵横结合补偿转型。加大中央对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产粮大县奖补力度,逐步使产粮大县人均财力达到全国县级平均水平;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深化产销区省际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合理分配,缩小主产区与主销区经济发展差距。
稳粮价。粮食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粮食安全。今年粮食价格下行,主要是粮食供求失衡所致。应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粮食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努力促进国内粮食供求平衡,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今年,我国充分发挥政策性粮食逆周期调节作用,夏粮收购期间增加2024年产小麦收储规模,秋粮收购期间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增加2024年产玉米收储规模,把握好粮食进口规模和节奏,有效抵御粮食价格下降给粮食安全带来的冲击。从目前来看,粮食宏观调控作用逐渐显现,粮食价格出现止跌企稳迹象。
强产业。粮食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是影响农民增收和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粮食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向主产区集中,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建设粮食品牌,促进主产区从卖粮食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型,从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型,从粮食大省向粮食强省转型。以粮食加工为引擎,不断延伸产业链,把更多产业链延伸环节留在农村,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参与更多产业链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增收致富。
产粮大县是粮食生产主力军,是粮食稳产保供主要贡献者,是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载体。应以县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人才、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顺畅衔接,拓宽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空间,真正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为粮食稳产保供提供不竭动力。
专有名词解释
千万工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到: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的。“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占补平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到: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
占补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
枫桥经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农村稳定安宁。
“枫桥经验”是指上世纪60年代初,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形成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新时代“枫桥经验”科学内涵,即: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新质生产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到: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到: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横向”在该机制中主要强调空间维度,意味着省际间的直接联系与合作。“利益”表示该机制中的补偿不仅是经济交换,更是一种对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维护。“补偿”是弥补损失、消耗,体现对主产区粮食生产贡献的认可和尊重。
新型城镇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到:要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镇化方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内涵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不是物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可以表述为: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大中小城市与城市群协同的城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城镇化,城乡一体与融合发展的城镇化,其中,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