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8300多万亩,同比增加80多万亩;2024年12月中旬,蔬菜产量超过2000万吨,冬季蔬菜稳产保供基础牢固。这几天,在湖北枝江、浙江安吉等地,新鲜蔬菜迎来销售旺季。
现代社会是智慧化发展的时代,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互联网技术、GPS技术、视觉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AI技术等取得了显著发展,对各个行业的智慧化创新发展均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致力于智慧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农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元素,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与农田发展的重要关系无需赘述,节水灌溉技术智慧化发展,就是在节水灌溉工作中应用现在智慧化技术,促进农业智慧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做好今后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级品种审定公告,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抗虫棉新品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品种审定规范管理,全年国审品种数量自2022年以来继续保持平稳回落趋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今年“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那么明年的“三农”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融合,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劳动中致富,在劳动中幸福,在劳动中获得,万千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精耕细作。乡村振兴大发展中,劳动是第一要素,也是最关键的要素,活跃在乡村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赋予乡村鲜活的生命力。劳动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激发了农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促进了乡村产业升级。
桃米社区位于台湾中部南投县埔里镇西南方约5公里处,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约1200名居民,海拔在400~800米之间,属副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9.3摄氏度,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型社区。社区依山傍水,农田村落、森林与湿地互相交错,距离日月潭仅15分钟车程。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既是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的着力点,又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加大“北斗+智慧农业”模式的应用推广,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不断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辽宁是农业大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可以起到巩固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作用,而且对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将如何影响批发零售、田头餐桌、商贸流通?商务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在12月3日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介绍有关情况。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重大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推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和完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增动力、添活力。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我国消费结构从实物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换的过程中,扮演着扩内需、促消费的主战场角色。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人们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文旅消费呈现出“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鲜明特征。
农业园区从过去规模扩张的增量时代,转变为更加重视效益提升的时代!如何设计农业园区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减少风险,提高运营效益?中农富通深耕农业行业近40年,在农业农村规划设计、温室施工建设、温室景观设计建设/提升改造、农业园区设计/建设/运营、品牌建设等方面拥有资深经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灌溉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慧灌溉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农田灌溉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其核心在于精准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执行,通过布置在农田的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气温、湿度等环境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结合作物生长模型和灌溉制度,系统能够生成灌溉决策指令,再通过智能灌溉设备执行灌溉操作,实现农田水分的精准管理。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积极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建立农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机制,走出一条以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强农富农之路,奋力谱写赛罕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0月9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送审稿)》《农业农村部关于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送审稿)》《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送审稿)》以及《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送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