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寿光市智慧农业科技园于 2019 年组建,占地 240 亩,总投资4.5亿元,旨在通过在园区内对设施农业新装备、新设施、新技术进行示范应用,提升寿光设施蔬菜智能化水平。 在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完成了单体 8 万平方米外保温连栋温室及配套智能生产管控系统装备设计建造。生产实践证明,该国产化连栋智能温室系统同比有效降低运行能耗 30% 以上、关键水肥环控模型及核心部件实现 100% 国产化替代。
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加速跃升的关键阶段,AI“超级大脑”正在走进田间地头。7月28日,中国中化在京发布业内首款农业种植综合大模型“iMAP”。
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农产品消费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民生,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农业生产,是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是稳定农产品市场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按照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提出一系列新举措,顺应农产品消费新趋势、新特点,着力从变化中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
智慧农业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无人机、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和决策的现代农业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数据驱动和智能控制,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精准投入、作业过程的优化调度、资源消耗的显著降低以及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同步提升,最终达到农业的高效、高产、优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纲,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文旅融合”对乡村现代化的意义,重视要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一是增强粮食安全金融保障,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信贷资源倾斜,深化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服务,加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金融供给。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7月27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部署了九方面举措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等全链条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重庆市将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新模式,力争到2027年建成农业产业大脑10个、未来农场60个以上。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
7月17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总畜牧师、监督检查司司长王乐君,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吕修涛介绍202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
城乡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总书记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盛夏时节,八桂大地骄阳似火。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北牙瑶族乡平里村,一栋当地引资入驻的优质企业液化气项目办公楼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同样火热的还有北牙瑶族乡党委书记朱晓广的心情。“原本是块利用效率很低的村集体土地,‘农地入市’后,村集体获得83万元收入,资金将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奖励优秀大学生等公益事业。”朱晓广对记者说。
日前,浙江省召开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现场会,明确了未来5年的“作战图”与任务书。目前,浙江全省已形成“数字+设施+机械”的发展体系,累计培育562家数字农业工厂和48家未来农场,涌现了一大批智慧农业技术成果和先进的模式业态,“低空+AI”正演绎出无限可能,也正在重塑农业生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