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2024年11月14日,农业农村部在广东深圳召开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会议要求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向区域集群化、智能绿色化、全产业链系统化方向发展。会议部署了设施农业改造提升、技术装备创新、标准规范制定等重点任务,并强调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政策支持、金融合作与典型示范,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步伐。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加力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挥省级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确定组织实施2025年山东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项目(以下简称提振项目)。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设施农业作为一种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显著的生产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共同富裕路径,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北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现场会,部署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简称“百千工程”),锚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合力,将提升乡村风貌与发展产业、富裕农民紧密结合,实现从整治村庄到经营村庄、推动产村融合发展的蝶变,探索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今年以来,各地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垦系统要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协同推进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以下简称“三大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农垦力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应坚持系统思维,聚焦人才、科技、文化、生态,筑牢乡村发展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如何抓住机遇?我们基于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深入探讨 “十五五” 时期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点任务,梳理出七大关键战场,并为县域规划编制与实施提供参考。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当前,数据要素已经成为释放农业生产要素潜力、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要完成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亟须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而充分发挥好数据要素作用势所必然。
近年来,商务部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消费和农民收入双提升。主要开展加快健全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打造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三个方面的工作。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上游核心增长极,肩负着“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职责使命。近期,笔者深入重庆开州、万州、涪陵、武隆、璧山、合川6地,了解重庆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方面的实践探索与阶段性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方向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近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于今年9-11月组织开展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以下简称“金秋消费季”),鼓励各地用好金秋消费季平台,因地制宜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务实惠民的庆丰收消费促进活动。
作为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打造的数字化平台之一,“作物云”平台依托“遥感+AI+移动互联网”技术,可实现惠农补贴直达快享、农情数据实时调度、作物产量精准估算、农田协同管理和农业智能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