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田野上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脉动——山东省滨州市春季农业生产观察

2024-04-02 阅读量: 来源:微观三农
春耕时节,走在“渤海之滨、黄河之州”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春意满满、生机盎然。广阔平坦的麦田里,植保无人机起飞盘旋,大型农业拖拉机来回穿梭,新型自走式、固定式喷灌机作业自如,各种智能观测设备、传感器点缀其中,驾驶三轮车、电动车的农民朋友来来往往,田间管理井然有序……远远望去,好一幅新时代的春耕万象图!

高标准农田里,自走式打药机正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
山东省滨州市是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该市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向农业强市转型升级,实现了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近日,记者来到滨州了解春耕生产情况,通过走访种植户、种子企业、农资市场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田野上感触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脉动。
推广良机良法,人勤劳“天帮忙”,小麦生长有利
“这块地是去年10月20号播种的,用的是小麦新品种,本身扩杈率就高,加上今年的土壤墒情又好,所以目前的苗情特别好。”在邹平市八方生态家庭农场里,长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董继业,手指着一旁的麦田向记者介绍:“长山镇共有8.8万亩耕地,3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70多户。其中,这2万多亩地因为用上了卷盘式喷灌机等新技术设备,种地不但省工省时,而且还节水。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的逐步普及应用,将一改过去‘大水漫灌’的种地方式。”
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型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应用。近年来,八方生态家庭农场作为当地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示范落实包衣良种、秸秆还田、深耕深翻、播前播后双镇压、精细播种、一喷三防等单产提升技术,不但让当地农民接触并学习到种地的新技能,而且有效带动了当地粮食生产的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科技的进步往往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积累和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滨州市通过高质量播种、“镇压划锄一体化”技术推动小麦“增穗抗逆”。
“我们自主研发的小麦全幅匀播机,将小麦由一行行变成一片片,优化群体田间布局,增加亩穗数,减少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和盐分向土壤表层聚集,通过这一播种方式的变革,亩增产可达10%以上。”滨州市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宋元瑞介绍,改良创新的“镇压划锄一体化”技术,在促进小麦保温保墒的同时又能提高土壤通透性,解决了大田因缺乏必要机械无法划锄、盐碱地因担心返盐不敢镇压的难题,山东省以该项技术为核心出台了国内首个麦田镇压标准。
“立春以来,为了抓好田管,我们及早谋划并动员农户早行动,结合实际抓好春浇春灌。同时以促弱苗升级、促苗情转化、促分蘖增穗为重点,坚持因苗分类管理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提高麦苗质量。”滨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汝敏介绍,为此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因苗分类管理,科学肥水运筹;二是适时镇压划锄,保墒增温;三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春季低温冷害。
截至3月20日,滨州市的春季农业生产已经全面铺开。根据农情调度,今年滨州小麦播种面积507.6万亩。从去年的冬天到今年的春天,经历了3次大范围有效降水,土壤墒情较好;与往年相比,今年3月份的气温略高,这些对于返青阶段的小麦生长非常有利。全市春耕农资储备充足、农机具保障有力、社会化服务面积可覆盖90%以上,春季农业生产积极有序推进。
培优良种,要品质也要产量,提升粮食产能有底气
“我们一般提前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就育好种子,来年开春前后投放到市场。需求量大的订单都有配送服务,让送到田间地头或者村里户家都可以。”山东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培国说:“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知道老百姓种地不容易。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公司不但建起了完善的科研团队体系,而且有成熟的销售网络途径,目的只有一个——让农民朋友用上‘放心种’‘优质种’。”
为了做好繁种工作,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引进8名育种技术人才,形成了20人的育种技术团队,先后获得小麦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和玉米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建设的1万余亩繁种基地,分布于滨城区的杨柳雪镇与里则办事处两大农业乡镇。为了提高企业育种研发能力,在赵培国的积极争取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落户滨州。

农技专家察看小麦苗情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滨州在农业强市建设中,通过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出台《滨州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意见》,与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科学院等专家团队深度合作,成立了院士工作站,组建育种团队,集中攻克了一批关键育种技术,优选推广了一批高产稳产多抗性粮食品种。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现在的小麦品种不但要产量,还得要品质。之前,当地农民种植的小麦品种品质很好,但是产量不行,而且在抗寒性、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较差。我们现在要选育出的新品种,既要在品质和产量上找到平衡点,也要符合市场需求,消除农民种小麦的后顾之忧。”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副站长、小麦专家宿振起说。
从农业“芯片”做起,守护粮食安全。近年来,滨州市建设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5个,完成高标准制繁种基地10万亩,当前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先后成立了三支院士担纲的育种团队,建立生物育种实验室、省级定点小麦品质检验室,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共自主繁育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12个。其中,抗盐碱、耐旱、高产优质强筋小麦“裕田麦119”“裕田麦126”通过国家审定,进入大面积推广种植阶段,年节约原料成本5亿元。
从过去“农民种什么品种、就加工什么品种”到如今“市场需要什么原料、就培育种植什么品种”,滨州市立足市场需求发展订单种植,推出供种、播种、施肥、技术指导、收割“五统一”和免费供种、播种、收割、加价10%以上回收“三免一加”优惠政策,辐射带动周边订单种植达270万亩以上,形成了多种新型种植链条。
创新良制,拓展社会化服务,让农民享受优质优价
“以前种小麦,播种、施肥、打药、浇水都得人工,费时又费力。现在都是高科技,一亩小麦打个药、施个肥都是几分钟的事,省时也省力。”
在阳信县河流镇张古风村的地头上,57岁的申立柱告诉记者,他家流转了400亩地,去年种粮食挣了二十多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没敢想过的。这一切多亏了一个人,就是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张凤霞。
提起张凤霞,阳信县的很多种植大户都认识。一是因为张凤霞做农业起步早,在当地是有名气的企业家;二是很多大户流转土地都是通过她。
“作为‘中间商’,她没挣差价。”种植大户们说:“大户从她手里拿地,原来流转费用是多少就是多少,她从来不加价。”对此,张凤霞有自己的一番认识:“本来流转土地就是让利农民的行为,既要让流转农户得利,也要让包地大户提高积极性才行。我不挣这个钱,挣的是社会化服务的钱。”
“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耕、种、收、烘干一体化装备,我这里都有。”指着仓库里的农机,张凤霞说:“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化的新农具让种地更方便,喷药、施肥等工序效果比人工更好。”
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机服务、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业植保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企业。该公司党支部与104个村党支部共同开展托管服务,目前小麦全托管面积6.8万亩、半托管面积37万亩。通过统一订单种植、对接保险企业、采购农资、安排农机作业、开展技术培训、回收粮食的“六统一”模式,实现了为种植户每年每亩地增产10%~15%左右、节省成本260~280元,为村集体每年增收5~7万元的目标。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社会服务一体化,通过服务一体化将分散生产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联结起来,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一年前,滨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联盟暨农业社会化应急服务联合体,加速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同体。
“成立联盟及联合体就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不好办的事,让广大农民享受优质优价的农资、农机、金融、保险等服务,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陈汝敏说。
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滨州的每个区县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
邹平市成立了智慧农机服务和农资供应服务两大联盟,有效整合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及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两大联盟积极推广小麦醒种技术与良种包衣服务,实现亩均增产7.78%,每亩地减少服务投入约60元。
沾化区推行“党组织领办+农业生产全程托管”及联合社“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全区400多个有家庭承包地的村实现了多环节托管全覆盖,去年小麦种植面积67.82万亩,托管面积58.1万亩,粮食产量与种植面积实现“双增”。
据介绍,目前滨州市土地流转面积362.5万亩,土地流转率64.3%。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5297家,服务农户35万余户,服务面积700万亩,服务合同签订覆盖率达100%。通过建立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整合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全市有29家合作社入选国家级示范社。同时,构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机制,成立了47个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全力保障农忙时节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