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大食物观
大食物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大食物观的基础是粮食,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部署,这是“大食物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早在1990年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过去的食物主要是“主粮”,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逐渐转变过去以米面为主食的消费习惯,更青睐丰富多样的菜果茶、肉蛋奶等“副食”。因此,大食物就是要转变食物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
此次“二十大”会议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02为什么大食物观如此重要
关于树立“大食物观”,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粮食种类的扩充和丰富,而是要辩证的思维去理解。总书记曾强调,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同时,又强调:“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我们既要向耕地要粮食,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又要面向整个国土,向林、草、水等要食物,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
长远来看,单一粮食向粮食-蔬菜-水产-畜牧逐渐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多样性、质量、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将形成新的消费趋势和市场。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增速减慢,未来农产品增产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我国仍面临多种形式的营养不良问题,与膳食相关的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
因此,以大食物观为导向的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意义,更是明确地体现出调整国民食物结构、进一步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战略思想,体现出营养与健康的大食物科学理念。对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都尤为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教授陈坚表示,树立“大食物观”,要构建新型食物安全保障体系,用好有限的耕地是基础,善用大自然的物产是增量。现代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提升的工业能力加持下,已经逐渐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着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为老百姓的餐桌提供稳定的供给和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而随着这些技术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生产食物之余,甚至可以去“创造”新的食物类型。
03如何准确把握大食物观
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就提出了要树立大食物观,提出了粮食观要向食物观转化,实现这一转化,首先需要食物供给端体系性的变化,包括要素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环境再造等。
要素更加丰富
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使我们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
结构更加优化
效益是支持“大食物”发展的持久活力,结构优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进而实现综合效益提升。
时间结构得到优化,科技创新,多种技术的有效结合和应用,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产能,能够快速获取食物和生产食物。
空间结构得到优化
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同时向非耕陆地、近海海洋、城市宜农等区域拓展。向森林、海洋、草原、非耕陆地要食物。目前许多国家也在探索非耕地设施园艺技术,例如通过海水淡化,进行植物生产,或者在近海海域,建设海上漂浮温室,结合太阳能板,温室漂浮在海面上,跟随洋流漂浮,进行蔬菜生产,同时还可以实现鱼菜共生。并且随着鱼菜共生技术提升,还可以根据社区尺度,建设工厂化、家庭化不同版本的鱼菜共生。
鲑鱼养殖场建造的浮动太阳能发电厂,减少了柴油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能使养殖户在未来生产氢气
生物结构得到优化
向森林要食物,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探索发展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有效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的瓶颈约束。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其次要树立大农业观。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目前仍有许多地区粮食生产处于无序状态,农民种粮“种什么、种多少、卖给谁”,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致使农业生产无特色、产业规模难做大、市场竞争力弱。她认为,要打破这个僵局,必须从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入手,因地制宜编制粮食产地规划。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产业,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菌则菌,宜药则药,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立足整个国土资源空间,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提升在农资、产品、加工、物流、贸易等全产业链布局的能力,提高国际市场议价能力,确保进口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环境可持续和气候可适应
生态安全是底线,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食物资源开发和生产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健康营养有保障
建立营养导向型农业食物生产体系,积极拓展食物来源,促进居民膳食结构转型。
食品安全是红线,食物来源更加多元,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04树立大食物观,是我们面临的历史任务
“更新传统的粮食观念,树立大食物观,是我们面临的历史性任务。”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表示,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