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农业农村部网站 刘择栋摄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我的问题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您刚才提到办好第八个丰收节有重要意义,请问如何理解今年丰收节的重要性?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今年丰收节的有关主场活动是在山东省举办,能否介绍一下有关安排?谢谢。
中国农村杂志社记者:
今年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主办地选择在烟台,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烟台农业产业的优势和特色?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题是“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请问如何理解和展现这一主题?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刚才我们在门口看到了今年丰收节的吉祥物,能否介绍一下它的设计理念和内涵?谢谢。
山东国际电视台记者:
今年丰收节进一步强调突出农民主体,请问有哪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谢谢。
雷刘功:
谢谢你的提问。丰收节是为亿万农民设立的节日,就应该以农民为主体,今年丰收节重点从三个方面来让农民唱主角,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一是让农民在服务中真受益。农民过节,政府要提供好优质的服务。今年丰收节活动主要聚焦农村基层和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就增加科技、政策、文体、服务等多方面供给作了系统的安排,重点围绕普法宣传、大型义诊、科教服务、基层慰问、文体赛事等方面来开展活动,让农民群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好,其中由丰收节组委会组织策划的重点活动七成以上是以农民为主体开展的系列助农惠农服务活动。同时,今年丰收节筹办工作重点强调要推动优秀资源下沉基层,动员各地各部门多到乡镇、村举办庆丰收活动,不但要有声有色,更要落实落地,让庆的温度触达民心,让实的成效可感可及。
二是让农民在经济上得实惠。丰收节,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农民丰产增收。今年丰收节着重打造丰收经济,重点围绕金秋消费季,组织动员各地各部门在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吸引城乡居民下乡消费上加大力度,搭建销售平台,让农产品上行,让市民下乡,创新营销场景,促进线上线下联动,多拿出一些惠民举措,多推广一些乡村休闲观光经典线路,多打造一些带流量、聚人气的乡村活动,进一步增强消费意愿,激发消费潜力,努力打造城乡消费的“大卖场”。
三是让农民在精神上更富足。今年组委会成员单位积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推动优秀教育、文艺、体育等资源向乡村基层下沉,加大对农耕技艺、节庆习俗等推广力度,通过办好丰收村晚、农民歌会、新农民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质量好、感染力强的优质文化产品,感受优秀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形与神的全面提升。谢谢。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
山东是农业大省,想请问山东在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张红旗:
感谢对山东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十分关心,每到山东都必看“三农”,必讲“三农”,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高度重视,持续加力、强化保障,农业农村主要指标稳居在全国前列。去年,粮食总产达到了1142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农林牧渔总产值1.28万亿元;一产增加值6617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了1.1万家,营收达到了2.3万亿元;农产品出口额1648亿元。我主要汇报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片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实践了“以片区为基本单元,按照群众需求,因村因地而宜,连片规划、连片建设,五大振兴全要素推进”的路子。目前,省市县梯次建设片区1959个,覆盖村庄近2万个,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片区成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抓手、平台、模式、样板,成为了五大振兴协同推进的共同体。我们将持续加力,久久为功,推动片区由小片到大片,由少片到多片,逐步实现齐鲁大地全面振兴。
二是以“1+4”体系为主攻方向,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1”就是主攻粮食单产提升,坚持点面结合、纵横发力、要素集成:纵向上,“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横向上,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统筹推进;点上,德聊吨半粮、黄三角、鲁西南、汶阳田等六大引领区示范带动;面上,平原、山地、丘陵、盐碱地全面提升。当前,我们突出抓好引领区建设,推动各类要素集成发力,提升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4”就是深挖四个潜力,向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要“粮”,让“中国饭碗”装进更多优质丰实的“山东粮”。
三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好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今年省里专门召开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大会,出台《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重点抓好四个方面:抓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选出各类产业的骨干企业、成长性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真正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抓联农带农,推动各类产业链条向农业农村农民延伸,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抓特色产业,全省初步确定特色产业330个,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全链条提质增效试点,做出特色、做出优势、做出品牌。抓新兴业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宿、农村电商、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来带动农民直接受益、直接增收。
四是以科技、数字、开放为关键支撑,赋能农业农村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突出抓好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遴选建立1000家科技企业库,强化种业创新、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7.4%。加强数字建设,实施数字农业突破行动,建设“齐鲁农云”数字乡村大脑,推动“齐鲁农超”提量增效,累计创建智慧农业应用场景近1000个。加强开放发展,出台推进农业对外合作的意见,启动运营“好品山东”上海、香港、澳门推广中心及横琴品牌出海中心,高水平建设潍坊国家农综区,助力推动农业走出去。
五是以有利于农民为导向,全面抓好农业农村改革。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在农业农村改革上,重点抓好一个基础、三个关键、一个保障。一个基础,就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盘活利用好农村资源资产。三个关键,破解瓶颈、打通关卡,畅通要素双向流动;建立有效的平台载体,搞好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和配置;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一个保障,就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形成切实关注“三农”、优先抓“三农”工作的良好局面。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今年丰收节主场活动承办地在招远,能否介绍一下当地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有哪些亮点?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我注意到今年要深入打造金秋消费季活动,据了解这个活动已经举办多年,请问效果如何?今年有什么新的举措?谢谢。
雷刘功:
谢谢。金秋消费季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一个重要活动。农业农村部党组高度重视农产品销售和促消费工作,强调农产品不仅要种出来,还要卖出去,而且还要卖得好、效益高,让农民从农产品销售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也是丰收节举办金秋消费季的一个初衷。这几年,各地各部门以金秋消费季为载体,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产品促消费活动,特别是吸引城市居民走进乡村,到乡村来体验,顺畅了城乡消费链路,线上线下融合,电商持续赋能,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你刚才问到成效,据不完全统计,从举办金秋消费季以来,已累计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元,成为丰收节中“节味浓、人气足、消费旺”的品牌活动。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年度重点任务之首。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消费端共同发力,扩大农产品消费。今年丰收节把有力有效提振城乡消费作为重点内容,目的就是希望进一步释放促消费、扩内需的积极信号,持续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今年金秋消费季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内涵更丰富。金秋消费季活动,今年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部门联合发起,活动从9月持续到11月。今年发起单位新增加了文化和旅游部,目的就是以农文旅融合为纽带,进一步打通优质农产品上行与市民下乡双向流动,让消费不再局限于“买”,更多延伸至“赏、玩、学、创”,让乡村人气能够“聚”起来,让消费市场能够“热”起来。二是惠民更给力。今年金秋消费季期间,将组织行业协会、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出台一系列的消费惠民务实举措,农业、商贸等行业协会将组织会员单位及所属的连锁商超、餐饮、宾馆等在活动期间推出优惠促销政策。淘天、京东、拼多多、美团、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企业将开展丰收节专题的促消费活动,提供消费补贴、流量支持、入驻支持,还有运营辅导等等,动员知名主播参与公益助农促销活动。农行、工行、建行、邮储、浦发、光大、华夏和太平洋保险8家金融机构将推出农产品消费券,消费满减、积分兑换等优惠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共同为金秋消费季助力。三是城乡更联动。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同时也是全民的盛会,今年金秋消费季启动活动将于9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启动,就是要发挥杭州是电商之城、直播之城特色优势,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吸引市民走进乡村深度体验。今年启动活动中,天津、沈阳、武汉、广州、成都、兰州6个城市将发布倡议,推动大中城市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的功能和效应,联动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因地制宜举办丰富多彩、务实惠民庆丰收促消费活动,让城乡居民分享丰收的喜悦,共享丰收成果,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谢谢。
祁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支持,也感谢雷刘功先生、张红旗先生、张明康先生、李鹏程先生的出席。请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注支持参与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谢谢大家。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