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富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举办博士后出站答辩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国农业大学及中农富通技术高级工程师组成的5人答辩委员会,对博士后王鑫梅在站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评审。经现场汇报、专家质询与综合评议,王鑫梅的研究成果获一致认可,顺利通过出站答辩。

一、聚焦产业痛点,科研成果精准破解设施农业发展难题
答辩中,王鑫梅以《Venlo型玻璃温室黄瓜生长模型构建及环境调控多维度研究》为题,系统汇报了在站三年多的研究工作。针对当前设施农业领域模型特性与生产需求适配性不足、作物模型区域适用性有限、温室环境模拟精准度欠缺等行业痛点,她通过构建适用于我国Venlo型玻璃温室的黄瓜生育期模拟体系、株高动态模拟模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模拟方法,并实现三维温度场可视化模拟,为特定黄瓜品种的生产规划与环境调控提供精准指导,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工程的韧性与可持续性,为国家食物安全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二、专家高度认可:研究兼具科学性、实用性与创新性
答辩主席张德纯研究员指出,该研究“紧扣农业生产实际需求,通过空间插值法实现短期低温温室温度场可视化模拟,为快速环境调控提供关键支撑,对提升设施农业抗逆能力与生产稳定性、降低低温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大学赵淑梅教授评价称,“适用于本土化的黄瓜生长模型与Venlo型玻璃温室温度场模拟研究,并非单纯技术探索,而是直击我国设施黄瓜产业‘生产效率提升、资源成本优化、产业自主可控’三大核心痛点的关键突破,为产业升级提供多维解决方案”。
经答辩委员会专家投票,一致认定王鑫梅已完成在站研究任务,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同意出站。

中农富通:深化产学研协同,打造农业人才“蓄水池”
中农富通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亓德明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粮食安全、绿色农业、乡村振兴”三大方向设立博士后研究课题;同时完善“出站留任+项目合作”等人才留存机制,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扎根农业、服务产业。

作为中农富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位出站的博士后,王鑫梅的研究不仅为企业带来前沿创新成果,更探索出“产业出题、高校解题、人才答题、成果落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据悉,王鑫梅出站后将继续与中农富通开展合作,牵头推进智能温室模块化、省力化、自动化装备研发,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