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之后,制定了未来详细的发展规划。这对加速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具体补贴依据由各省级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确定,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等方式直接兑现到户。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的耕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不得再给予补贴,对抛荒一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补贴资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出重大部署。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农业生态产品是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为农村地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有效路径,是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纳入主要预期目标。请问韩部长,我们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并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有何看点?《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前瞻全国两会与经济领域密切相关的热点、热词。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农业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持续迭代,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走向,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为增强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聚焦以下10大重点领域,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容置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和创新。然而,要想在农业领域取得成功并获得丰厚的回报,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投资要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农业投资的机会。
10月8日上午举行的围绕“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国新办发布会,有五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副主任共同出席。会上释放出诸多重要信号。观其内在要义,不妨抓住“增、实、长”三个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