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第十二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指导,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北京中农富通农业规划设计院主办,同时获得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乡村规划与设计工程专业委员会等众多协会学会、院校联盟以及农民日报、新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等媒体机构的大力支持。
12月05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设施农业发展以奖代补项目实施办法》,落实《关于促进设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设施农业发展以奖代补项目,围绕绿色安全高效生产,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农民就业和增收,优先盘活利用闲置设施,重点改造提升老旧设施,支持新建标准化、宜机化、智能化设施,打造一批规模化、现代化设施农业基地,稳步推进全市设施蔬菜(含草莓、西甜瓜)产能提升、产品安全、产业升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新兴市场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市场互通互补,但农业技术代际差异明显、农业产业链部分环节空白等问题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并加强国际合作是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能有效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蔬菜周年供应、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为打通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
“第十二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首次以全年多频次、多类型形式持续召开,目前已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农产品电商、数字孪生与农业元宇宙、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投资等方面召开系列会议,现拟于12月9日召开第十二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会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旨在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同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县域力量!
12月2日,2022年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暨全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会议在玉林市召开。当天下午,参会人员来到玉林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农富玉进行现场交流。玉林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玉林市中农富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作为社会组织代表交流了在党建引领下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经验。
大食物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大食物观的基础是粮食,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部署,这是“大食物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种业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变量。多年来,正是由于种业链条各个环节围绕基础研究、品种选育、良种推广等持续发力,不断强弱项、补短板,我国现代种业发展才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国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5%,更是培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等一大批优良品种。一粒粒良种在广袤田野生根发芽,有力支撑了我国粮食年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有效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
12月1日,在2022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的农业专场上,腾讯首次公布智慧农业战略,发力农业赛道,用数字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成为了未来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在,我国数字技术底座日渐成熟,但与农业产业融合度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数字技术对农业细分赛道的渗透不均衡等问题愈发突出。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全面重构迫在眉睫,随着农业进入4.0时代,农业农村数字基建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