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绝对严苛的数值和设定,真正理解荷兰温室种植和种植户们操作习惯、经验和原理后,再基于中国种植户们的自身情况、温室具体情况和作物栽培情况等当地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更为关键,也是真正将荷兰经验内化的重点。
在上一节的推送中,提到过如果在设置气候计算机中,在考虑温度策略时,能够考虑光照辐射因子这一影响因素,将对植物生长平衡更有利。
在实际设置的操作过程中,是否真正地把光照辐射这一因子把握得当确实也是一门学问。在实际应用中,设置气候计算机策略时通常光照辐射积累量和瞬时值是会被囊括的两个关键指标。那么要如何设置这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和策略的制定是什么逻辑关系呢?
数据驱动种植并非是全新的概念,因为温室种植者近年来一直利用气候和作物根部土壤数据指导种植生产。然而随着相关辅助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种植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监测记录,基于监测设备数据读入来分析预测产量已成为现实。
这一章的内容将会主要介绍温室种植中灌溉策略的优化和制定是秉承着怎样的理念和目标来思考和权衡的,这样的操作是为了实现怎样的实际效果呢?
设施农业,广义来讲,就是指利用农业工程的必要手段,通过现代设施实现部分人工控制环境的农业;设施农业中的作物种植,狭义来讲更可以聚焦到设施园艺或设施栽培这两个名词上,借助一定的硬件设施对作物生长的部分或全部所需的环境条件(如光、温、水、肥、气等)进行控制调节甚至创建,使种植户不再“靠天吃饭”,作物生长不再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实现相对更高效的农业生产。
气温逐渐进入深冬,温室种植的秋冬茬蔬菜多处于采摘收获期,越冬茬蔬菜多处于开花结果期;设施蔬菜存在着低温冷害风险,如果温室气候控制及操作不当,易导致不同程度的植株萎蔫,幼果脱落和果实畸形等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