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通州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的第九届北京市农村创业大赛通州区选拔赛圆满举办,涵盖非遗融合、生态农业、数字农创、农文旅融合等多个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14个本土优质农创项目同台竞技,最终评选出8个项目代表通州区冲刺市级入围评选。北京中农富通园艺公司申报的“有机生态型智慧化鱼菜共生系统项目”通过区级选拔赛,进入市级评选!
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等。其中,设施种植是指利用日光温室、塑料棚室、连栋温室等设施,运用工业化生产理念和工程技术手段,创造适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环境依赖,进行优质、高效生产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具有环境可控、产量高、周年连续生产等优势,其发展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保障我国“菜篮子”“果盘子”周年均衡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加快人工智能驱动的育种体系创新,支持种植、养殖等农业领域智能应用。
“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2024年11月14日,农业农村部在广东深圳召开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会议要求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向区域集群化、智能绿色化、全产业链系统化方向发展。会议部署了设施农业改造提升、技术装备创新、标准规范制定等重点任务,并强调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政策支持、金融合作与典型示范,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步伐。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加力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挥省级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确定组织实施2025年山东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项目(以下简称提振项目)。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设施农业作为一种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显著的生产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力量。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