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了今年GDP增速预期目标。这个数据对于引导市场预期、指导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历来是两会上受到高度关注的焦点。
2024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回答记者提问。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等4位部长亮相,回应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千万工程”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大实践。
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乘着浩荡东风,肩负殷殷重托,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出席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这次春天的盛会必将进一步凝心聚力,吹响团结奋斗的前进号角。
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居、风格迥异的农家小院、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生机盎然的农业产业、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一幅产业兴、生活美、乡风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规划好:指村庄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建设好:指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高。 环境好:指村庄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优良。 经营好:指村庄的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农民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入。 乡风好:指村庄的社会风气良好,村民之间关系融洽。 宜居宜业:指村庄既适合居住也适合发展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2024年“三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这是新时代以来第12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和构筑国家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数字经济成为大趋势、我国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需要针对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综合施策,找到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2月22日晚,2024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启动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蓝色港湾举办。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