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本文构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测算评价全国各省份农业与农村基本现代化完成度,以及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农业与农村基本现代化实现度存在明显不平衡,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协调性也有待改善,农村现代化滞后仍是协调发展的短板。
《方案》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共有33个部门参与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21年春节后,中央一号文的发布、“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挂牌,中央层面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建设数字乡村,全国及各省市如何发力?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梳理。
上一年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省(区)每年创建数量不超过5个(含上年未通过认定但保留创建资格的示范园,下同),其他省(区)不超过 3个,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超过2个,计划单列市不超过1个。
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县乡村物流设施短板、合理优化商贸流通设施布局、推动城乡流通深度融合、强化农村流通数字赋能、培育农村流通龙头企业、完善农村流通标准体系、加强农村流通领域市场监管等重点任务,明确完善相关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和强化土地、人才支持,并要求把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实施。
农业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农业市场化与产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农业品牌对于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在政策方针上,始终鼓励支持农业品牌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加强农民在线教育培训。我部编制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对加强数字农业人才建设作出专门部署安排。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约70%的肉蛋奶和52%的养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今年6月,我国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出台,对全面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作出部署。设施农业短板如何补、质量效益如何同步提升、稳产保供能力如何增强?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戈壁牧场、海港渔村进行了调查。
本文在介绍植物工厂的发展历史、主要类型、特点及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植物工厂的国家分布、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并指出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最后对未来植物工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工厂化叶菜种植模式、垂直农场、蔬菜树营养液调控技术、立体管道栽培、传动式立体轨道栽培、数字网络控制技术……5月30日,第24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将落下帷幕,400多个新品种、80多种种植模式、100多项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个渤海湾畔的“蔬菜之乡”,科技让“菜篮子”更加丰盈,让现代农业更有奔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办好今年丰收节,加快化风成俗,营造城乡共庆共祝共享丰收的浓厚氛围,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此,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王修华教授认为,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应该契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服务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借鉴脱贫攻坚经验,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各方人士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汇聚各方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和《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海警局等8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深远海养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全产业链全环节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我国首个关于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