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国际经验表明,农业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和人口大国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也大都是农业强国。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强国必先强农,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正当其时,意义非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中央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先后提出了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三大政策范式。从政策逻辑上讲,农业强国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国家表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球表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表征。现阶段,农业强国的政策范式并未超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范畴。
土地是乡村最为宝贵的资源,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保驾护航,因此在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之年,一系列土地政策也相继出台,从乡村和农民的利益出发,优化制度、保障权益。
《意见》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粮食生产主体扩大产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融资需求,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加大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放,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整省整市打捆打包,统筹构建多元化贷款偿还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有关部署,为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
休闲农业规模效益增加,折射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步伐加快,但实际中也面临不少挑战。有些把采摘、餐饮、民宿作为标配,开发方式大同小异、经营管理比较粗放;有些停留在“农家乐”“美食节”等模式,产业融合和休闲功能挖掘不够;还有些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割裂开来,事实上,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有助于优化农业结构、培植新兴业态。
农业农村部在答复函中表示,提案提出的建立一批乡村振兴国家级产业示范区,在功能定位、建设任务等方面与农业农村部近年来支持建设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要求相一致。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瞄准问题短板,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指导服务,努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海警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重要讲话精神……
6月13日,农业农村部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全国科学施肥现场观摩会,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实地考察水稻侧深施肥现场,观摩测土配方施肥3.0平台,研究部署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等科学施肥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农业农村发展。近年来,四川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加快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成绩弥足珍贵,经验让人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全面论述、系统思考建设农业强国丰富内涵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切实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重要讲话,要深刻理解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内涵要义。
为加快提升“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水平,进一步探索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推进的新机制新模式,近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在若干省份开展“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1号文件关于加快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的要求,根据《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总体安排,现将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产学研融合基地的创建应遵循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有“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主攻方向,从而形成高质量兴农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使县域农民群众有更多最直接和现实的利益与日益增长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