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文化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最具标志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文联办公厅联合印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大地流彩》),对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就《大地流彩》的意义、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等内容接受了农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联合采访。
为更好发挥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4年继续统筹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工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了今年GDP增速预期目标。这个数据对于引导市场预期、指导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历来是两会上受到高度关注的焦点。
2024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回答记者提问。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等4位部长亮相,回应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千万工程”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大实践。
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乘着浩荡东风,肩负殷殷重托,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出席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这次春天的盛会必将进一步凝心聚力,吹响团结奋斗的前进号角。
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居、风格迥异的农家小院、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生机盎然的农业产业、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一幅产业兴、生活美、乡风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规划好:指村庄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建设好:指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高。 环境好:指村庄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优良。 经营好:指村庄的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农民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入。 乡风好:指村庄的社会风气良好,村民之间关系融洽。 宜居宜业:指村庄既适合居住也适合发展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2024年“三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